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瀘南師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始終以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姿態,傲立江陽教育的潮頭。
一、黨建引領,再創佳績
黨建引領促發展,紅色教育提品質。新時代新理念新要求新發展,2022年瀘南中學校黨總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持“以黨建引領鑄魂育人,以黨建提升育人質量”的工作理念,不斷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通過“強國復興有我”系列主題活動開展,提升紅色校園生命力和感召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走深、走心、走實。學校黨組織再次被中共瀘州市江陽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評為2022年度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考核一等獎,繼續獲得“瀘州市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優秀學校”、“江陽區素質教育質量評估一等獎”等榮譽稱號。瀘南中學黨總支將帶領全體瀘南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建功新時代。
二、同心“抗疫”,彰顯擔當
2022年,疫情防控形式嚴峻復雜,為保障師生安全,學校黨總支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整體部署學校防控工作,各部門分工明確,共同守護校園平安。在黨總支的號召下,學校黨員干部、廣大教師積極響應,組建志愿者隊伍,助力抗疫行動。志愿者教師們下沉街道、社區、小區,參加抗疫志愿服務,后期更是直接化身大白,跨界出擊,承擔師生核酸檢測任務。經統計,全校過半教師參加了志愿服務,累計近200人次。三尺講臺,教書育人,他們是可親可敬的人民教師。疫情來襲,師者擔當,他們是身先士卒的抗疫戰士。堅定的志愿行動身影,彰顯著瀘南人的無私奉獻與責任擔當!
三、融通城鄉,眾行致遠
根據《四川省義務教育優質發展共同體領航學校遴選管理辦法(試行)》文件精神,以及江陽區“五育融合”區域教育改革實施要求,以瀘州市瀘南中學校為領航學校,與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初級中學校、瀘州市第十中學校、瀘州市江陽區通灘鎮初級中學校等四所學校共同組建第二學區。為了加強區域合作,共同提升辦學水平,自啟動大會之后,四校于4月11日至15日在瀘南中學進行第一次聯合教研。來自四所學校的16名教師通過“同課異構”,為大家提供了探討教學改革的課例,讓老師們在此寶貴資源上對課堂教學深研、深磨,反思和提高,隨后四所學校就學校管理進行了深入交流。5月,舉行了班主任管理論壇,來自四所學校的班主任老師交流了班級管理的經驗。7月舉行了假期聯合師訓,9月初步探索實現人員跨校交流,10月開展學校管理線上研討。融通城鄉,眾行致遠,瀘南中學與城鄉兄弟學校攜手并進,共同探討“雙減”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四、潛心研究,提質賦能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領者。為教師賦能,才能為課堂添彩。本學年,學校特邀請瀘州市教科所劉旭相主任,就課題研究怎樣促進教學改革,做了專題講座。在暑假,第二學區全體教師,相聚江陽區教培中心,開展聯合教師培訓。同時各教研組結合專家講座內容,針對新授課、練習課,講評課,分課型進行研討,以挖掘不同課型的“五育融合”點,完成了全學科教學設計更新換代工作。各學科組全面開展“五育融合”視域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展示課活動。我校楊清老師,榮獲瀘州市初中信息化教學應用賽課一等獎,瀘州市歷史學科課堂教學展評一等獎,并代表瀘州市參加四川省的課堂教學展評活動,榮獲一等獎,學校全學科教師參加江陽區教師技能大賽,成績突出,榮獲團體二等獎。
五、“四好”青藍,升級培訓
學校青藍工程一直是培養青年骨干教師,后備班主任的重要陣地。本學年,在青藍工程活動中,學校對青年教師提出了“四好”要求:聽好課,寫好反思,做好交流,擬好規劃,并落實檢查。建立青藍工程QQ群,隨時交流活動狀態,學習感悟,并且定期開展集中交流,進行結對幫扶評比。唯有腳踏實地,才能振翅高飛,將新、老教師的傳幫帶工作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之中,才能真正幫助年輕教師更好地感受、感悟、提高。瀘南雛鷹,蓄勢待發。
六、立德樹人,“五自”花開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紅色文化”為特色引領,全面加強“五自”(行為自我約束、生活自我管理、學習自我激勵、活動自我組織、人格自我完善)教育的塑德功能,精品化實施“立德樹人”與主題活動一體化,形成了我校獨有的德育品牌。如:實施了以“青春無價歲月有痕青春歲月應高歌猛進、學海無涯書山有路學海書山當勇毅前行”為主題的“我們一起向未來”的畢業班誓師大會;實施了以“傳承紅色基因、筑牢成才初心”為主題的七年級新生學前教育和尋根主題活動;實施了“共享醉美瀘州”社會實踐活動;實施“5.25?我愛我”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動;實施了“我和校長有個約會”特優生獎勵活動等等。同時因地制宜地舉辦了“激揚青春?強國有我”趣味體育運動周。通過一系列德育主題活動,將育心育人目標與成人成才目標統一起來,穩步提高育人綜合質量,努力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七、管理升級,制度先行
以依法治校為管理方向,堅持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積極推進學校管理主導和班級管理主體一體化的制度建設工作,一年來已經重新修訂并實施了《瀘南中學關于持續提升德育教育管理品質的實施方案》、《瀘南中學班級一日常規管理規則》、《瀘南中學值周班負責制實施方案》、《瀘南中學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班級教室常規管理的指導意見》、《瀘南中學關于進一步提升住校生常規管理綜合效能的統一規定》、《瀘南中學關于優化提升班級管理考核效能的統一規定》等六大常規管理制度,穩步推進了由經驗性管理向制度性管理的積極轉變,持續提升了常規管理的規范化、品質化水平,為提高育人綜合質量奠定了良好基礎。
八、習慣養成,潤物無聲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學校制定并實施了《瀘南中學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方案》和《瀘南中學“綠色班級”創建評價實施辦法》,重點圍繞“我有責任盡份力、校園環境更美麗”為行動口號,以“共建共護校園綠色環境”、“共建共護班級勞動實踐基地”、“共同遵守落實光盤行動”、“共同學習踐行垃圾分類”等四大活動為主要創建內容,堅持問題導向,常態化重點性地解決一些“不環保、不節約、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地實現了把校園環境和班級環境都營造成為安全與健康、干凈與安靜、綠化與美化、合作與競爭、嚴肅與活潑、拼搏與進取的生活家園和學習樂園。
九、常態堅持,安全和諧
2022年疫情防控形勢風云變幻,學校始終把維護師生生命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在風險挑戰面前,成功鍛造出一支顧全大局、樂于奉獻的教師志愿者隊伍和愛崗敬業、直面困難的教育工作者隊伍,全校師生經受住了新冠變異毒株的普遍性身心考驗。在常規安全工作中夯實“一核、兩線、三板塊”的安全管理工作體系,通過落實“四防”達標工程、安全主體教育、安全技能培訓、安全疏散演練、安全隱患排查、風險閉環管理、安全應急處置等常態化工作,形成了“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處處保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圍,確保了校園無重大安全隱患和全年無安全責任事故,確保校園和諧安穩。
十、因地制宜,打造精品
瀘南中學地處老城區中心位置,設備設施相對陳舊。為助力學校實施精品化發展戰略,后勤同志們因地制宜,竭盡全力實現校園的美化、綠化、亮化。目前,校園地面全面鋪設了透水混凝土,籃球場改用了懸浮地板,并新增了部分運動設施,學校操場面貌煥然一新。老舊廁所也進行了全面修整,新建了垃圾分類站,實現垃圾分類處理,在全校開展“綠色班級”、“書香班級”創建活動,全面增強了學生環保意識,為美麗校園再添生機和活力。
回首過往,皆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起!所有瀘南人將繼續秉承“三回歸、兩尊重、一直在努力”的理念,繼續奮勇前行,再譜教育華章!